送日本国僧敬龙归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遥远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,您家在扶桑东面还要往东。

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?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。

注释

敬龙:日本和尚名。

扶桑:古时传说的东方神木和国名,也指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。《山海经·海外东经》:“汤谷上有扶桑,十日所浴,在黑齿北。”郭璞注:“扶桑,木也。”《海内十洲记·带洲》:“多生林木,叶如桑。又有椹,树长者二千丈,大二千馀围。树两两同根偶生,更相依倚,是以名为扶桑也。”后世常用来指代日本。渺茫:远而空荡的样子。

师:古代对僧人、道士的尊称。此指敬龙和尚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801-802

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创作背景

  晚唐时期,日本因唐朝国内动乱,于唐文宗开成三年(838年)停止派出遣唐使。原先随遣唐使来华学佛求经的请益僧和学问僧,此后便改乘商船往来。韦庄在虢州村居时结识了到中国访学的僧人敬龙,后来敬龙学成归国时,韦庄写此诗为他送行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国举.唐诗精华注译评.长春:长春出版社,2010:801-802

2、陈长明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1295-1296

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鉴赏

  “扶桑已在渺茫中,家在扶桑东更东”,说敬龙此番归国,行程辽远,里程不易概指。虽然《梁书·扶桑国传》说过“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”,后来沿用为日本的代称,若写诗也是这样指实,便缺少意趣。诗人采用“扶桑”这个名字,其意则指古代神话传说东方“日所出处”的神木扶桑,其境已渺茫难寻;这还不够,下面紧接着说敬龙的家乡还在扶桑的东头再东头。说“扶桑”似有边际,“东更东”又没有了边际;不能定指,则其“远”的意味更可寻思。首句“已在”是给次句奠基,次句“更在”才是意之所注处。说“扶桑”已暗藏“东”字,又加上“东更东”,再三叠用两明一暗的“东”字,把敬龙的家乡所在地写得那样远不可即,又神秘,又惹人向慕。那边毕竟是朋友的家乡,而且他正要扬帆归去,为此送行赠诗,不便作留难意、惜别情、愁苦语,把这些意思藏在诗句的背后,于是下文转入祝友人行程一帆风顺的话头。

  “此去与师谁共到?一船明月一帆风。”船行大海中,最怕横风暴雨,大雾迷航。过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,常因风暴在海上漂流,甚至失事;能够到达的也往往要在数十日或者数月的艰苦航程之后。这些往事传闻,韦庄是心知的,所以就此起意,祝朋友此行顺利。用一个“到”字,先祝他平安抵达家乡;“明月”示晴,排除雾雨;“帆风”谓顺,勿起狂飚──行程中不生灾障。“谁”字先垫出“与师共到”之人,由下句的朗月、顺风再为挑明,并使“风”、“月”得“谁”字而人格化了。“共”字,一方面捏合“风”、“月”与“师”三者,连同“船”在一起,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、舒畅之情;另一方面,又结合“到”字,说“共到”,使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程,陪同直抵家乡。两句十四个字,浑然一体,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,饶有诗意。

  诗人如此祝愿,也并非仅仅由于主观愿望,故作安慰语。它是有客观事实作基础的,这就是晚唐时日本与中国之间,海上航行相对地便利与安全的事实。它印入了诗人心底,写出来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诗句。

韦庄简介

唐代·韦庄的简介

韦庄

韦庄(约836年─910年),字端己,杜陵(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)人,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,唐朝花间派词人,词风清丽,有《浣花词》流传。曾任前蜀宰相,谥文靖。

...〔 ► 韦庄的诗(330篇)

猜你喜欢

游春台诗 其六

春台仙

凤凰三十六,碧天高太清。元君夫人蹋云语,冷风飒飒吹鹅笙。

赠星士陈光大

元代陈高

底用里粮去远游,只将奇术动公侯。京都春色浓如酒,三月莺花满御沟。

怀会稽

宋代钱昭度

斗牛星外翻成梦,巢鸟枝南略寄身。

越国荷花八百里,别来谁是采莲人。

游崆峒岩和洪邑侯韵

明代梁之屏

何处寻真觅岛洲,崆峒景物似罗浮。霞流玉乳岩多丽,风捲晴岚石更幽。

九转鼎留经岁月,三花树老度春秋。片云屯盖祥光映,列宿遥临瑞气收。

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

明代王廷陈

筑室清溪曲,为园古道傍。苔痕侵户牖,云色上衣裳。

牧笛依青草,渔舟隐绿杨。偶然幽兴惬,搔首放歌长。

汉铙歌十八曲 其十七 远如期

明代王世贞

远如期,招四夷。皇帝坐殿上,麒麟辟邪,符拔騊駼。

拖沓焉施弛,苑囿付民居。诏司农,罢轮台。皇帝坐殿上,干羽舞两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