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和凝的诗 > 江城子·斗转星移玉漏频

江城子·斗转星移玉漏频

[五代]:和凝

斗转星移玉漏频。已三更,对栖莺。历历花间,似有马啼声。含笑整衣开绣户,斜敛手,下阶迎。

江城子·斗转星移玉漏频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时间一点一点过去,已经到了三更时间,面对对面树上栖息着的黄莺,独自忧伤。在花的远处,传来一阵清晰的马蹄声。女孩不由得笑了,整理好衣襟配饰,面向男孩前来的方向拱拱手,走下台阶走出庭院迎接男孩的到来。

注释

玉漏频:指计时的漏声频频传来。均指时间的推移。

历历:分明可数,形容马蹄声非常清晰。

绣户:绣花的门帘。 敛手:拱手,表示恭敬。

江城子·斗转星移玉漏频创作背景

  后梁末帝乾化四年(914),明经及第。二年后,再登进士第。后梁郓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,便聘他为府中从事。一夜,作者看到妙龄的少女私下和自己心目中爱恋的人约会,那个人迟到了,可是少女依旧在苦苦等待,终于盼到了自己心爱的人,遂做此此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永田编著.唐宋词名篇鉴赏:当代世界出版社,2009.6:第22页

江城子·斗转星移玉漏频鉴赏

  首三句从时间的推移下笔,起句写斗转星移、玉漏频催,已由“月上门”到“三更天”了,女主人把视线由室内的云母屏风移到室外栖息的黄莺身上,不仅表示时间的推移,而且是感情的升华。她等待的情人,未到约定的兰更而不来,她虽然急不可待,但还能自解。这一句用“转“、“移”、“频”连续三个动词表达少女对时光流逝的焦虑,以异于常人的感觉来表现她的炽热感情,给读者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。独坐三更,面对栖莺,女主人公的情思是可以推知的。她会由夜莺都已栖息联想到自己还不能与所期待的潘郎相会,而有感于人不如鸟,由愁而怒。女主人公的遐想幽思可以是无边无际的,她的忧愁怒情也看似无穷无尽。

  但下两句却一下子打破了静夜的沉闷空气,扫去了她心头的重重愁云和脸上的怒容,成为全词的起伏、转折之点。“已三更”时她仍然还在倾听着马嘶声。不过,此刻从花间小路上传来的不是老远就可听到的马嘶声,而是近处才可听到的马蹄声。这分明是她一直盼望听到的声音。末尾三句则急转直下:盼望已久的潘郎终于骑马疾驰归来,女主人公欣地的整理好衣服头饰,打开门户,轻快地走出房门,走下台阶到庭院相迎,从而结束了大半夜的期望与等待。

  这首词与前一首都采用了直陈其事的手法,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一系列动作的描绘,展示了青年男女密约幽会的动人意境。在细节和心理描写上,细腻、生动、逼真,因而人物形象非常鲜明,真有呼之欲出之感。

和凝简介

唐代·和凝的简介

和凝(898-955年),五代时文学家、法医学家。字成绩。郓州须昌(今山东东平)人。幼时颖敏好学,十七岁举明经,梁贞明二年(916)十九岁登进士第。好文学,长于短歌艳曲。梁贞明二年(916)进士。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,工部侍郎。后晋天福五年 (940)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入后汉,封鲁国公。后周时,赠侍中。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、辨雪冤枉等事,著为《疑狱集》两卷(951年)。子和(山蒙)又增订两卷,合成四卷。

...〔 ► 和凝的诗(56篇)

猜你喜欢

丹青阁

宋代华岳

未识丹青意,凭栏试解潮。

烟云朝起陆,汀渚暮生潮。

阿干歌

清代洪亮吉

莫听阿干歌,阿干心独苦。棘城西去白兰山,茫茫隔今古。

阿干为弟言,马伤君莫怒。弟言报阿干,连枝本同父。

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

明代王廷陈

筑室清溪曲,为园古道傍。苔痕侵户牖,云色上衣裳。

牧笛依青草,渔舟隐绿杨。偶然幽兴惬,搔首放歌长。

石榴

方广德

涂林疏树自离离,入眼红肤总不遗。若为连珠过沈约,何来新筑伴潘尼。

金房半坼珠骈落,霜叶平翻玉并欹。还记葡萄槎上种,折来那不称同时。

社后已未始雨酒边书

元代方回

今年五月梅,昼夜雨不止。

及兹七八月,一旱乃如此。

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

宋代彭汝砺

故人咫尺水东头,我欲见之心悠悠。有足欲往不自由,形骸静对莺花留。

我思肥陵昔之游,云雾密锁城上楼。把酒待月生海陬,月到行午醉未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