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门歌送兄赴夔州
[唐代]:李端
余兄佐郡经西楚,饯行因赋荆门雨。sC々燮燮声渐繁,
浦里人家收市喧。重阴大点过欲尽,碎浪柔文相与翻。
云间怅望荆衡路,万里青山一时暮。琵琶寺里响空廊。
熨火陂前湿荒戍。沙尾长樯发渐稀,竹竿草屩涉流归。
夷陵已远半成烧,汉上游倡始濯衣。船门相对多商估,
葛服龙钟篷下语。自是湘州石燕飞,那关齐地商羊舞。
曾为江客念江行,肠断秋荷雨打声。摩天古木不可见,
住岳高僧空得名。今朝拜首临欲别,遥忆荆门雨中发。
餘兄佐郡經西楚,餞行因賦荊門雨。sC々燮燮聲漸繁,
浦裡人家收市喧。重陰大點過欲盡,碎浪柔文相與翻。
雲間怅望荊衡路,萬裡青山一時暮。琵琶寺裡響空廊。
熨火陂前濕荒戍。沙尾長樯發漸稀,竹竿草屩涉流歸。
夷陵已遠半成燒,漢上遊倡始濯衣。船門相對多商估,
葛服龍鐘篷下語。自是湘州石燕飛,那關齊地商羊舞。
曾為江客念江行,腸斷秋荷雨打聲。摩天古木不可見,
住嶽高僧空得名。今朝拜首臨欲别,遙憶荊門雨中發。
唐代·李端的简介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...〔
► 李端的诗(218篇) 〕
两汉:
佚名
鼎湖龙远,九祭毕嘉觞。遥望白云乡。箫笳凄咽离天阙,千仗俨成行。圣神昭穆盛重光。宝室万年藏。皇心追慕思无极,孝飨奉烝尝。
鼎湖龍遠,九祭畢嘉觞。遙望白雲鄉。箫笳凄咽離天阙,千仗俨成行。聖神昭穆盛重光。寶室萬年藏。皇心追慕思無極,孝飨奉烝嘗。
明代:
朱同
荷锄欲访祥云谷,云出天涯昼寂寥。拟念过从知姓字,秋声何处有色蕉。
荷鋤欲訪祥雲谷,雲出天涯晝寂寥。拟念過從知姓字,秋聲何處有色蕉。
清代:
丘逢甲
裸虫扰扰梦方酣,白马潮来撼赭龛。得胜名花夸大北,翻新捷径走终南。
蒙庄玩世甘呼马,越石论交负解骖。冷尽山中煨芋火,拥炉人懒共僧谈。
裸蟲擾擾夢方酣,白馬潮來撼赭龛。得勝名花誇大北,翻新捷徑走終南。
蒙莊玩世甘呼馬,越石論交負解骖。冷盡山中煨芋火,擁爐人懶共僧談。
近现代:
常燕生
掉臂兵丛自在行,归来依旧一书生。酒边结客千金尽,帐下翻澜四座惊。
莫惜华年今冉冉,但期民物各平平。春寒喜孕新桐熟,二月江涛撼雾城。
掉臂兵叢自在行,歸來依舊一書生。酒邊結客千金盡,帳下翻瀾四座驚。
莫惜華年今冉冉,但期民物各平平。春寒喜孕新桐熟,二月江濤撼霧城。
明代:
杨慎
红湿城中仙里,香霏阁下人家。幸遇风流地主,浑忘飘泊天涯。
六彩狂呼琼略,百杯烂醉金沙。何日公寻黄石,壁津共泛灵槎。
紅濕城中仙裡,香霏閣下人家。幸遇風流地主,渾忘飄泊天涯。
六彩狂呼瓊略,百杯爛醉金沙。何日公尋黃石,壁津共泛靈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