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án

木兰


拼音mù lán
注音ㄇㄨˋ ㄌㄢˊ

繁体木蘭
词性名词
港台紫玉蘭

木兰

词语解释

木兰[ mù lán ]

⒈  一种落叶乔木,叶子互生,倒卵形或卵形,花大,外面紫色,里面白色,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。花蕾供药用。

lily magnolia;

⒉  这种植物的花。也叫“辛夷”或“木笔”

lilymagnolia flow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香木名。又名杜兰、林兰。皮似桂而香,状如楠树。

汉 司马相如 《子虚赋》:“其北则有阴林巨树,楩枏豫章,桂椒木兰,檗离朱杨。”
晋 潘岳 《西征赋》:“门礠石而梁木兰兮,构 阿房 之屈奇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一·木兰》:“木兰枝叶俱疎,其花内白外紫,亦有四季开者,深山生者尤大,可以为舟。”

⒉  指此种植物的花。

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朝搴阰之木兰兮,夕揽洲之宿莽。”

⒊  民间传说人物。曾女扮男装,替父从军。故事最早见于 北朝 民歌《木兰诗》。其姓氏或作 花,或作 朱,也作 木,均无确证。

明 无名氏 《赠书记·花烛猜谜》:“不是我将伊抛闪,还是你红鸞星黯,致今朝相逢 木兰。”
清 松琴 《女学生入学歌》:“緹縈 木兰 真可儿, 班昭 我所师。”

⒋  围场名。约当今 河北 围场县 地。木兰系满语吹哨引鹿之意。 清 康熙、雍正 诸朝,皇帝常于每年秋率王公等至此围猎习武,称木兰秋獮,称其地为 木兰围场。雍正 时,四周立栅,关防甚严, 咸丰 以后,獮礼废弛,始逐渐放垦,其后垦民渐集,乃置围场厅,公元1913年改为 围场县。

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三:“本朝抚绥 蒙古 之典,以木兰秋獮为最盛。木兰者,围场之通称也。”
原注:“仲秋之后,虞人效鹿鸣以致鹿曰哨鹿,国语谓之木兰,因以名围场云。”
《清通典·礼军一》:“每岁巡幸木兰,大举秋獮之典。”

国语辞典

木兰[ mù lán ]

⒈  辛夷的别名。参见「辛夷」条。

⒉  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。古乐府有〈木兰诗〉咏其事。姚莹《康輶纪行》以为北魏人,宋翔凤《过庭录》以为隋恭帝时人,程大昌《演繁露》以〈木兰诗〉中有「可汗大点兵」语。则以为非隋即唐之人。姓氏不可考,或以为姓花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木兰"的意思解释、木兰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其技艺低劣,内容庸俗,不仅歪曲了木兰的形象,也玷污了民族文化,可恶至极。

2.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柬友,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纳兰容若

3.三八节日千葩绽放,万紫千红五彩斑斓。妇女同胞精神抖擞,英姿焕发载歌载舞。春风满面颜如桃花,喜乐开怀美若木兰。愿姊妹们三八节日快乐!

4.白玉兰属木兰科,落叶乔木,树高二三丈,叶为倒卵形。早春先叶开花,花大瓣厚,六瓣或九瓣,瓣长二寸许,微似倒卵形,白色的花朵散发着玉色的光泽。

5.怅望梅花驿,凝情杜若洲。香云低处有高楼,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。缄素双鱼远,题红片叶秋。欲凭江水寄离愁,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。

6.“Ko女王”汪柯菡伤愈强势复出剑指木兰传奇60公斤级a组战,与瓦伦提娜等多个世界女子搏击冠军争取出线名额,实力派女王不畏强敌必将是一场恶战。

7.此首《木兰花令》,是词中绝品,装逼利器,怎可轻示于人!李佑本意是要在重大场合隆重推出,以达到一鸣惊人、万众仰视、鲜花簇簇、美女投怀的效果。

8., 是总政歌舞团新世纪以来发展的重头,歌剧《木兰诗篇》经过重新编排后走向世界,舞剧《铁道游击队》经过反复锤炼、不断修改,终于成为舞台精品,久演不衰。

9.黎民伟当年倾尽家财和心力拍摄木兰从军一片,却被别人捷足先登,抢拍粗制滥造的同名作品并率先上画,大大影响他制作的那一部,令他蚀了大钱,闻者心酸。

10.将爱一寸泪两行,指尖云沙,卷起手中卷,不禁潸然泪下;风袭帘栊,忽闻木兰清香,烟雨凄凄,倾覆苍老年华,回眸已是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