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书识礼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有文化,懂礼貌。
出处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1回:“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,然而‘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’这句俗话,是从小儿听到大的。”
例子郭沫若《卓文君》第三幕:“文君,你是知书识礼的人,我万不想出你,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!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shū shí lǐ
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
繁体知書識禮
感情知书识礼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修养。
近义词知书达礼、知书通礼、知书明理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轮扁斫轮(意思解释)
- 满满当当(意思解释)
- 眼空一世(意思解释)
- 丑声远播(意思解释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(意思解释)
- 不费吹灰之力(意思解释)
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- 死不开口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举世无敌(意思解释)
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- 立竿见影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败德辱行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- 反戈一击(意思解释)
- 争分夺秒(意思解释)
- 神不知鬼不觉(意思解释)
※ 知书识礼的意思解释、知书识礼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从俗就简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简易。 |
迩安远至 | 迩:近处。指近处的人安乐,远处的人来归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横眉冷对千夫指 |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。 |
褒善贬恶 |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 |
刻骨铭心 |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广阔天地 |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|
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东扶西倒 | 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 |
连珠炮 | 连续的火炮。比喻说话很快。 |
女扮男装 | 女子穿上男装,打扮成男子的模样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
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断章截句 |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面授机宜 |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头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
鸡毛蒜皮 |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。 |
牛衣对泣 | 睡在牛衣里,相对哭泣。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 |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
有风有化 | 谓有教育意义。 |
暗香疏影 | 暗香:淡淡的香气;疏影:稀疏的影子。梅花的香味和姿态。指称梅花。 |
息兵罢战 | 兵:打仗。停止或结束战争。 |
拔毛连茹 | 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