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不做,二不休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原意是要么不做,做了就索兴做到底。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,就索兴做到底。
出处唐 赵元一《奉天录》第四卷:“光晟临死而言曰:‘传语后人,第一莫作,第二莫休。’”
例子到这地步,一不做,二不休,我是打算拼一拼了。(茅盾《子夜》七)
基础信息
拼音yī bū zuò,èr bù xiū
注音一 ㄅㄨ ㄗㄨㄛˋ,ㄦˋ ㄅㄨˋ ㄒ一ㄡ
正音“做”,不能读作“zhuò”。
感情一不做,二不休是中性词。
用法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形容下最后的决心。
辨形“做”,不能写作“作”。
谜语闲游;磨洋工;唱工不出力
近义词破釜沉舟
反义词犹豫不决
英语as well be hanged/hung for a sheep as/for a lamb(once it is started,go through with it; In for-penny in for a pound)
日语毒(どく)を食(く)らわばさらま
法语le vin est tiré,il faut le boir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谈笑风生(意思解释)
- 青天霹雳(意思解释)
- 死要面子(意思解释)
- 着手回春(意思解释)
- 乐道好古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释)
- 蝶粉蜂黄(意思解释)
- 囊萤照雪(意思解释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释)
- 语不惊人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阳春白雪(意思解释)
-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如痴如醉(意思解释)
-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唯利是图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悲不自胜(意思解释)
- 坑坑洼洼(意思解释)
- 首尾两端(意思解释)
- 辞喻横生(意思解释)
- 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(意思解释)
- 连车平斗(意思解释)
- 神不知鬼不觉(意思解释)
※ 一不做,二不休的意思解释、一不做,二不休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天旋地转 | 指天地转动。比喻时事变迁。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。 |
斩草除根 | 斩:砍断;斩草:割草;除:去掉。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。比喻除去祸根;不留后患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先声夺人 | 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。 |
无法无天 |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 |
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 |
止沸益薪 | 谓本欲止水沸腾,却反而在锅下加柴。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。 |
目不转睛 | 睛:眼珠。眼睛不眨;眼珠不转地盯着看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;看得出神。 |
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百无一是 | 是:对的;正确的。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。 |
有权有势 | 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。 |
指天誓日 | 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 |
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鱼死网破 | 不是鱼死;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 |
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常年累月 | 长年累月,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。 |
斗水活鳞 | 语本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鳞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女生外向 | 向:朝着,引申为偏爱。女子成人总要结婚。指女子心向丈夫家。 |
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
风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运筹帷幄 | 运筹:筹划;策划。帷幄:军中营帐。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时运亨通 |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 |
细水长流 | 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