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于空言
![托于空言](/d/file/titlepic/chengyu8430.png)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同“托之空言”。
出处元·黄溍《格庵先生赵公阡表》:“道之不行,托于空言,显显赵公,则既有闻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uō yú kōng yán
注音ㄊㄨㄛ ㄩˊ ㄎㄨㄥ 一ㄢˊ
繁体託于空言
感情托于空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托之空言、托诸空言
英语give lip service to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斩草除根(意思解释)
- 出师无名(意思解释)
- 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(意思解释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释)
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- 以权谋私(意思解释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释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释)
- 举善荐贤(意思解释)
- 擦肩而过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飞檐走壁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释)
- 树欲静而风不止(意思解释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- 无稽之谈(意思解释)
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坐怀不乱(意思解释)
- 飞蛾扑火(意思解释)
- 离本趣末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沉鱼落雁(意思解释)
※ 托于空言的意思解释、托于空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响答影随 | 如应声和答、形影相随。比喻两者紧密相连。 |
失魂丧胆 | 形容极度恐慌。 |
青山绿水 | 泛称美好山河。 |
靡所底止 | 谓没有止境。 |
当仁不让 |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 |
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笃近举远 | 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斗唇合舌 | 犹言耍嘴皮子,卖弄口才。 |
赶尽杀绝 | 驱除干净;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蝶粉蜂黄 |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,妆扮美容。 |
喜新厌旧 | 厌:厌恶。喜欢新的;厌弃旧的。多指用情不专一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极重不反 |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
庖丁解牛 |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强笑的样子。形容老着脸皮,强作欢颜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语不惊人 | 语:言语,也指文句。语句平淡,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。 |
尘外孤标 | 尘外:世外;孤标:孤立的标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