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谏之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后以“三谏之义”指事君之正道。
出处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
例子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程材》:“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,成三谏之义,令将检身自敕,不敢邪曲者,率多儒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jiàn zhī yì
注音ㄙㄢ ㄐ一ㄢˋ ㄓ 一ˋ
繁体三諫之義
感情三谏之义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骨肉分离(意思解释)
- 倒栽葱(意思解释)
- 屈指可数(意思解释)
- 好说歹说(意思解释)
- 浪迹江湖(意思解释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释)
- 当仁不让(意思解释)
- 挥霍无度(意思解释)
- 旧地重游(意思解释)
- 苦思冥想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知其不可而为之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花拳绣腿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目不斜视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释)
- 指手划脚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满园春色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释)
- 饥不择食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取之不尽(意思解释)
※ 三谏之义的意思解释、三谏之义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冠履倒置 |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|
从俗就简 | 依照通俗的做法,以求简易。 |
见风是雨 |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,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|
合浦珠还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 |
畏缩不前 | 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|
太岁头上动土 |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。 |
空穴来风 | 穴:洞、孔;来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。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;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。 |
四书五经 |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费尽心机 |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 |
贫贱不能移 | 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兢兢战战 | 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;战战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。 |
归十归一 | 谓有条有理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扬威耀武 | 见“扬威曜武”。 |
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内心。外表和内心一个样。外表与内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论、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女扮男装 | 女子穿上男装,打扮成男子的模样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龙争虎斗 |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。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凤协鸾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