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鄙二僧的成语故事


蜀鄙二僧

拼音shǔ bǐ èr sēng

基本解释蜀:四川;鄙:边境;僧:和尚。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。

出处《白鹤堂时文集》:“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”


蜀鄙二僧的典故

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,穷和尚对富和尚说要到几千里远的南海去,富和尚问他靠什么去。穷和尚表示只靠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。富和尚不屑一顾地说自己想买一条船去南海都没去成。一年后,穷和尚从南海回来,富和尚只好满脸愧色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蜀鄙二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语重情深 严复《以〈渔洋精华录〉寄琥唐山春榆侍郎有诗见述率赋奉答》:“忽蒙佳什誉过庭,语重情深谁敢荷?”
分道扬镳 北齐 魏收《魏书 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反求诸己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回光反照 元 杨暹《刘行首》第三折:“阳台雾锁,楚岫云遮,弃死归生,回光返照。”
穷家富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3回:“再者银子虽多,贤弟只管拿去。俗语说得好:‘穷家富路。’”
用心良苦 清·钱谦益《题怀麓堂诗钞》:“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诗疗之,曰:‘此引年之药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
敏而好学 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叫化子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没衣服,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,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没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
十羊九牧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
囊萤照雪 《晋书·车胤传》:“车胤恭勤不倦,博学多通,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,以夜继日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