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梁换柱的成语故事

拼音chōu liáng huàn zhù
基本解释比喻暗中捣鬼;以假代真。
出处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91回:“我不会说笑话,只好行个抽梁换柱小令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抽梁换柱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抽梁换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虚位以待 |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宁可虚位以待人,不可以人而滥位。” |
低声下气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这里只苦了袭人,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。” |
自拔来归 | 《新唐书 李勣传》:“三年,自拔来归,从秦王伐东都,战有功。” |
悬而未决 | 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 |
响答影随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7卷:“由是论之,罪福报应,犹响答影随,不差毫末。” |
荒淫无耻 | 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 |
源源不断 |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 |
目不忍见 | 《广东军务记》:“真为目不忍见。” |
到此为止 |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叹口气:‘完了。到此为止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