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裹秤锤的成语故事
拼音mián guǒ chèng chuí
基本解释丝绵里裹着秤锤。比喻深藏不露。
出处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大沩果禅师法嗣》:“兴化道:‘我逢人则不出,出则便为人,又作么生?’师曰:‘绵裹秤锤。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绵裹秤锤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绵裹秤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回心转意 |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 |
名山大川 |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 |
一钱太守 | 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个知府,做官极其清正,有一钱太守之名。” |
举世混浊 |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 |
临危受命 | 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” |
皮开肉绽 | 元 郑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。” |
到此为止 |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叹口气:‘完了。到此为止。’” |
姹紫嫣红 | 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惊梦》: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” |
路无拾遗 | 《孔子家语·相鲁》:“孔子初仕为中都宰,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,长幼异食、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、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、路无拾遗、器不雕伪,……” |
过而能改 |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 |